您好!今天是 2025年01月18日   星期六   上午 02:57 
搜索: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首页>>城管文件
邢台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2024年工作要点
2024-07-15   发布人:邢台市城管执法局   阅读:2144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构建生活源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体系,继续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助力打造“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

一、工作目标

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到2024年11月底前,市主城区建成123个“无废小区”,各区至少新增10个“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垃圾分类回收网络)示范小区,居民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经营区域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以上,已覆盖的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其他县(市)至少新增5个示范单位、5个示范小区、5个大件垃圾投放点,实现50%以上居民区具备生活垃圾分类条件;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体系,推行“4+3”(四分类+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垃圾)分类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县(市)试点推行“4+3”分类模式。

二、重点任务

(一)扎实推进源头减量。一是加大打击商品过度包装违法违规行为力度,开展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避免过度包装。二是推广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应用,在生鲜同城寄递优先推行可重复使用冷藏式快递箱。三是发布“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倡议,在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工作中,强化“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要求。四是开展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统计工作,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对企业落实情况进行抽查。五是积极落实河北餐饮业发展大会相关要求,推动餐饮业绿色发展,倡导光盘行动。六是推行“绿色办公”,组织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提高分类投放水平。一是进一步推进居民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升级改造,合理规划分类垃圾桶数量和位置,实行撤桶并点。二是解决好生活垃圾“混装混运”问题,压实投放管理责任人责任,积极落实“三定一督”制度。三是健全居民区、公共机构、经营区域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工作指引,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四是鼓励推进“4+3”分类模式,建设“4+3”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垃圾分类亭(房)等设施,进一步加强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建设和管理,满足群众需求。五是加快完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收集设施。六是开展“无废小区”创建行动,到2024年11月底前,至少建成123个“无废小区”(信都区、襄都区各至少50个,任泽区、南和区各至少10个,高新区3个);7月底前,各县(市)至少建成5个大件垃圾投放点,并具备大件垃圾投放、收运、处置条件,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三)健全全链条分类收运网络。一是对餐厨垃圾和分出的家庭厨余垃圾,必须实行分类收运,杜绝“前分后混”。二是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完善建设规划、管理和促进措施等制度性文件,推进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和再生利用。三是对集中储存的有害垃圾运输环节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情况开展指导调研,对发现问题督办整改。四是11月底前,市主城区各区至少建成10个“两网融合”示范小区,并在合适位置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转运接驳点,提高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效率。

(四)加强处理设施规划。一是充分发挥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作用,鼓励优化完善现有工艺技术,降低设施运行成本;强化配套设施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厨余垃圾预处理、炉渣综合利用、飞灰处置等设施,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二是开展餐厨垃圾处置专项治理行动,强化各县(市、区)城区餐厨垃圾全量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联单管理制,实现餐厨垃圾全链条闭环管理。

(五)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一是建立市、县(市、区)两级公众号、美篇、抖音等自媒体账号,通过利用户外电子大屏、出租车、公交车、广告牌以及各级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对垃圾分类进行广泛宣传。二是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和“蒲公英”公益课堂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商场等“十进”活动,针对妇女、学生、退休人员、党员干部等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活动,选拔培训一批不同领域的垃圾分类公益讲师、督导员,到9月底前完成“志愿百日行,分类齐参与”主题活动任务。三是组织“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实现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参与垃圾分类教育实践。四是依托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宣教中心及其他教育场所,积极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培训。

(六)推动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配合省住建厅建设生活垃圾监管系统,通过采集全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运输、转运、处置数据,逐步实现对垃圾管理各环节的监测分析。鼓励各县(市、区)同步建设生活垃圾监管系统或者智慧环卫系统,已经建成的逐步实现与市级、省级平台对接,尚未建设的要积极争取立项,加大政策和资金落实力度,力争用3年时间,助力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监管部门,对接街道办事处和垃圾产生转运、处置单位的“三级监管,五级联网”全省生活垃圾监管系统。

(七)推进“两网融合”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两网融合”。一是在回收环节,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兼具生活垃圾分类与可回收物回收功能的投放点建设,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二是在中转环节,对现有垃圾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并积极引导、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三是加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规划建设,到2024年11月底前,市主城区各区至少建成1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加强居民区可回收物的收集工作,每2000户至少建成1个可回收物收集网点。

三、强化相关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主体责任,落实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推动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市、区、街道、社区常态化联动机制和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单位、志愿者(党员)、居民“五位一体”联动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及时推动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形成条块结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法治保障。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河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学习培训,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积极构建监管体制完善、责任机制明确、密切协调配合的监管体系,形成符合我市特点的管理模式。加大执法力度,通过严格执法保障垃圾分类相关法律责任落实到位。

(三)强化资金支持。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结合实际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切实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探索建立分类计价、计量收费、便于收缴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强各类资金使用管理,对预算安排为生活垃圾相关支出的应当用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等,并按时拨付。

(四)做好考核评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牵头部门认真研究评估标准,强化责任分工,完善管理政策、落实工作措施,牵头做好国家、省对我市的评估工作;市直相关单位按照住建部评估细则补短板找差距,逐项提升工作成效。健全全市评估检查制度,结合国家、省对我市评估结果,开展部门联合督导,采取资料审查、工作调研、第三方暗访、社会监督等方式,对属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通报。


邢台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7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