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城市公共厕所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按照《关于在全市集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十五项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安排,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厕所革命”有关行动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公厕服务水平,推动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数量充足、创新管理、提升品质、便民服务”的总体思路,大力开展城市公共厕所治理专项行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确保建成区公共厕所设置密度≥4座/平方公里。完善无障碍设施,城市公共厕所设有轮椅通道、扶手或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至少有1个方便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或孕妇儿童使用的带扶手的坐便器或蹲便器。加强公厕日常管护,严格落实“定人、定时、定岗”保洁制度,按照“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做到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完善找厕措施,落实300米设置公厕指示牌,在厕内醒目位置张贴统一样式的温馨提示牌,实现公厕的精细化管理。
三、实施范围和职责分工
(一)实施范围。襄都区、信都区、开发区、邢东新区、南和区、任泽区等市辖六区建成区范围内。
(二)职责分工。市城管局局属环卫、七里河、广场、河道等部门负责市管公厕建设管护工作;市辖六区负责各自管辖区域内公厕建设管护工作。
四、重点任务
(一)统筹规划布局。依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等标准规范,结合本地区出行人群密度以及区域特征,因地制宜,按照每平方公里不低于4座公厕的目标,科学确定公共厕所设置数量、密度、类型、等级、面积,重点推进老城区、人员密集区等区域的综合配置,切实满足公众使用需求。
(二)优化公厕设计。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功能设计。关注女性需求,严格执行《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统筹设置男女厕位。关注亲子、老年人需求,因地制宜设置第三卫生间,配置成人、儿童坐便器、多功能台等设施,方便家庭携老、幼出行使用。关注病残需求,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厕位等设施,体现人文关怀。
(三)规范建设改造。升级改造城市中严重老化、设施落后、功能缺失、影响城市形象的老旧公共厕所。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要按照规划要求,统筹谋划建设,结合其他项目配套建设城市公共厕所。严禁随意拆除公厕,确需拆除的,要遵循“拆一补一、就近建设”原则,不得减少现有公厕数量和建筑面积。
(四)强化管理服务。环卫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使用,公园广场公厕开放时间要与公园广场一致。建立健全卫生保洁、维修维护、监督检查标准管理体系,落实“定人、定时、定岗”保洁制度,做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完善导引服务,落实300米设置公厕指示牌,标明公厕方向、距离,充分利用网络地图、微信小程序提供找厕功能,方便公众找到最近的公厕。
五、时间安排
(一)全面推进。5月,各区要明确牵头部门,做好分工协调,每周开展督导检查,每月25日前向市城管局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巩固提升。6月,市城管局将组织力量加强明察暗访,查找问题,整改提升,确保行动整改内容达到创建标准,巩固整治成果,形成常态长效保障机制。
(三)常态保持。7-11月,全面落实常态化创建机制,保持专项行动成果,做到创建活动不停步,创建标准不降低。开展日常巡查督查,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积压反弹。
(四)总结谋划。12月,开展专项行动自查和总结,同时谋划明年专项行动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积极配合市文明城市创建指挥部办公室考核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明确工作主体、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层层压实各级主体责任。要把城市公厕建设管理作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建立推进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强化推进措施,切实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二)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实地点位工作台账,实行一点位一台账,明确责任人、创建状态、存在问题和整改时限,实施动态管理,挂图作战,跟踪销号,一盯到底,确保达标推进。
(三)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建立公众参与建设管理的畅通渠道,激发公众主人翁意识,降低“邻避效应”影响。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教育,引导居民文明如厕,养成健康卫生行为习惯,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四)加强督导检查。市城管局将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集中督导、现场检查,定期督查通报,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切实推进专项行动取得实效。